高校查询
专业查询
用户名:
密  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web2.nuist.edu.cn/zsw/sy/index.html

免责声明

    江苏招生考试网发布的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公布信息为准!

联系我们

   获知高招动态、信息查询、咨询答疑可微信我们!
微信联系我们
江苏招考网官方QQ:153290717
志愿填报指导QQ群:323915354
考生家长交流QQ群:211760756
普通考生交流QQ群:111956899
高考艺术生QQ群:323920880
高考体育生QQ群:323921665
注册入学交流QQ群:323919144
合作申请交流QQ群:282941526
信息发布/ 广告投放联系
电话:025-86982208(兼传真)

院系设置

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是在原大气科学系的基础上于2006年8月组建成立的,其前身是1960年学校创建时建立的气象学系,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院系。

  学院下设大气科学系、气候学系和海洋科学系。校气象台、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学院实行“三位一体”的运行管理体制。另有资料同化研究中心、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和南京大气资料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挂靠在学院。现有大气科学、大气科学(气候学方向)、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和海洋科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大气科学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气象学、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三个硕士点,气象学、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地球流体力学和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博士点,设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60年,气象学系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天气动力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气象局重点专业。1993年,天气动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气候学学科被确定为国家气象局重点学科。1998年,获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准设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气象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专任教师92名,专职实践教学人员2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3人、副高2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8名,有博士学位的64人,40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程度达100%。学院另有海内外兼职教授60余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1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1993年,天气动力学学科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1996年气象系被国家劳动人事部授予“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气候学学科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2001年和2004年气象学教师党支部两次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2年,气象学学科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称号。2006年,原大气科学系荣获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大气科学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大气科学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大气科学专业和气候学专业是我校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遵循“科学与人文结合,成人与成才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为我国乃至世界气象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业务、科研和管理人才。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我国气象事业培养高层次理论与实践人才,学校特别设立了“大气科学学科特区”,在政策和经费上对这一优势学科予以倾斜。学院坚持把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坚持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科体系,不断丰富学科内容,学科规模日益扩大。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强化质量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原有“重基础、强实践,培养大气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加快国际化步伐,施行分层次、分类型培养。长期以来,学院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形成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逐步建立了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学整体水平,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院组建了课程群教学团队,目前已经形成了大尺度动力学、大尺度天气学、流体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与气候模拟和气候变化及其统计诊断等12个课程群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努力,学院的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优质课程,出版了《气象统计预报》和《中尺度气象学》等6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多部在学科内有影响的精品教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0余次。如1988年,《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997年,我校最著名的品牌精品教材《天气学原理和方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把天气学的概念、动力学的理论和台站日常天气预报的技术和经验有机融合,是几代教师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完善而形成的天气学精品教材。2006年以来,学院共有“短期气候预测基础”、“现代大气科学导论”、“数值天气预报”和“物理海洋学”等4门课程入选校级精品课程。“天气学”和“数值天气预报”于2006年分别入选江苏省一、二类省级精品课程,并分别于2006和2007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动力气象学》和《现代天气预报实习教程》等六部教材被列与中国气象局共建的精品教材。2009年,《天气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大气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院注重特色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与应用研究。自1960年建立伊始,气象系就建立了天气预报实习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开设了大量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将理论与实际技能密切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预报、观测等动手能力,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为毕业生快速适应业务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在中国气象局的财政支持下,由气象系天气预报实习台、气象业务自动化实验室和农气系农业气象试验站组建了达到当时国内先进省台水平的校气象台,成为学校气象类专业实习和国际气象业务培训的重要基地,得到中国气象行业及国内外来访者的高度评价。2008年,气象台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远程天气会商系统进高校的试点,并投资1000万元对气象台进行了升级改造,使之逐步成为具有中央气象台业务技术水平的开放式教学科研型气象台。2009年,受中国气象局委托,气象台开始承担全国气象部门预报员轮训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气象台的教育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和主观预报能力的高端平台。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气象灾害实验室创建于1995年,1998年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局属唯一的“中国气象局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实验室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省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2004年实验室被遴选成为江苏省首批十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之一,更名为“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2008年实验室被遴选为“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台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0年来,学院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开展,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学院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国家需要、科研成果与实际业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气象学科形成了国内大气科学领域中颇具特色、相对稳定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大气环流动力学与短期气候预测、东亚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台风与中尺度气象学和大气动力学和数值模式研究。学院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需求,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在原优势特色方向上组建了 “台风和中尺度气象” 、“季风与区域气候”、“气候模拟与预测”3个科研创新团队,各团队学术氛围活跃,科研项目承担能力明显增强,项目数量与科研经费都有了新的突破。2009年“台风和中尺度气象”创新团队被评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在学院气象学科特色优势方向基础上,创造条件,积极拓展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的新领域,培育新的研究方向,组建了资料同化研究中心、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和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相应学术队伍。

  50年来,学院共获得各类校内外科技奖励140项,其中包括国际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科学大会奖1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省级科学大会奖4项。尤其是2006年成立学院以来,学院科研工作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近年来,学院承担或参与承担科研项目35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71项,省部级项目21项。2007年达到1540余万元,2008年突破3000余万元,2009年4800余万元,2010年已达8700万元。五年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160余篇,EI收录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6部。

  学院一直重视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1984年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气象系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此后又分别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英国雷丁大学等20余所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学院邀请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等国的知名专家来院做客座研究,并先后选派了7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进修、攻读学位或作学术访问。1998年,两名越南籍学生来我校报到注册,成为学院首批外国留学生,此后多个国家的20余名留学生和交换生来学院学习。同时,学院也有200余名学生通过联合培养和升学等方式到英、美、日等国的合作院校就读深造。学院通过设在我校的“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承办了季风气象、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行政管理等多期专题国际培训班或双边培训班,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1名气象科技人员接受了大气科学基础理论、气象业务和气象行政管理培训。

  近年来,学院举办了“世界气象组织培训中心教师研讨会”、“亚非季风气象研讨会”、“东亚夏季风预测联合会”、“人类活动对亚洲季风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印度洋变化与东亚季风气候国际研讨会”、“江苏省博士研究生全球气候变化学术论坛”以及每年一届的“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近20场,协办了“全球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华人大会”和“海峡两岸青年大气科学研讨会”。近年来,学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300余人次来院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学院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夏季专题讲习班,面向全国气象部门的业务人员、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广大高校师生,邀请气象学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为广大师生和业务人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已经成为学院的品牌学术活动。2007年、2008年分别开始举办的“学术沙龙”和“研究生学术论坛”推动了校内学术交流,营造了活跃的学术氛围。

  50年来,学院共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大批高素质业务和管理人才,其中专科毕业生150名,本科毕业生7888 名,硕士879名,博士82名。毕业生“踏实、肯干、能干”的优良品质,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学历学分得到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广泛承认。大量的毕业生成为我国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和管理骨干,有相当数量毕业生已是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学术带头人和杰出科学家。同时,还为西藏等地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气象工作者。学院现有本科生1934人、硕士研究生385人、博士研究生54人。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升学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就业率近100%。

  长期以来,学院在注重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院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自觉将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学院认真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围绕学校“三个导向”,始终以学生为本,狠抓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推进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创新学生教育和管理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获各类表彰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近年来,获国家奖学金10人、省政府奖学金23人,章基嘉奖学金10人,玛丽英语奖学金18人,省先进班集体5个,省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12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人,“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江苏赛区第一名1人,学院连续多年获“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称号。

网站服务热线:(86)025-86982201/86982240   服务监督及投诉电话:13913911199

网站介绍 | 诚聘英才 | 广告招商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江苏省通管局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江苏网站联盟 | 前程网

Copyright 1999-2014 江苏招生考试网 版权所有 江苏省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江苏省招生考试门户网站

[网站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82]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0210207号] 网站律师:北京康达(南京)律师事务所

江苏省信息化协会会员 江苏省互联网协会会员 江苏教育电视台 《支点》特别节目唯一指定合作网站 中国江苏网唯一指定教育合作网站